“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体系,是一项具有现代文明性的传统文化,值得今天的人们继承和发扬。在今天全社会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氛围中,理性地辨析事物的本质和性质,有利于更好地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现代文明性,简单地说,就是立足于今天的现实社会,符合或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具有普遍性、实用性的功能,能够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和谐、进步和发展,而且能够正面地引导人的精神,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面向未来,产生社会价值。比如书法,本身是一项来自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文化,尽管不再作为主要的书写方式,但是今天依然是一项备受人们喜爱和重视的艺术形式,它在今天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正面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具有现代文明性的书法艺术,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文明与文化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值得辨析。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讲述了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观点,其中论述了“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文明”是指一个过程,是始终在运动前进的;文化指的是已经存在的传统。“文化的考察可以发现民族间的差异,而文明的考察使人们感觉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2]
现代生活,物质文明可以趋同,比如电灯汽车、手机电脑,全世界的人们都需要,精神文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趋同,比如在社会和国际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平等、尊重、互利等原则。
其中,现代文明社会交往中,“礼服”、“正装”、“民族服饰”、“节日盛装”……这些都是随着历史进步过程不断趋同的世界共识或常识。从电视电影、新闻报道看各国的典礼仪式、节日颁奖、会议酒宴……世界各国人物无不衣冠楚楚、打扮得隆重非凡。这种共识和原则,并不等于说,就是表现形式一模一样。除了众所周知的西装革履外,苏格兰的格子裙、印度的纱丽、日本的和服……均体现了“民族服饰”“正式着装”的普遍规范。这说明,现代民族服饰,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不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但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我们只管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不用管精神文明的建设。
那么会有人质疑:现在中国人穿西装不是穿得好好的,不是已经有了“正装”、“礼服”了吗?为什么还要发明一种“民族服饰”?
今天很多人一提及“现代礼服”或者出席穿的“正装”,就只能是西装革履和小礼服裙,认为其它的服饰文化都是“不标准”、“不正式”、“不实用”的,从观念上先入为主地把西式服饰文化当做了现代性的标准和规范。陈来在讲哲学的时候说道:“我觉得在历史上西方哲学讨论的话题和讨论的方式并不是哲学之所以成为哲学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哲学也是哲学的一个特例。……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哲人’对自然界、对人生、对社会、对人心、对实践的一些理论的思考。”[3] 既然哲学都是多元的,不能以西方为标准,那么服饰文化更应该多元,更不能唯西方马首是瞻。西方服饰文化中的礼服/正装/民族服饰与中国服饰文化中的礼服/正装/民族服饰,说到底都是人们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实践积淀的结果,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可以在某些场合拿来做礼服,中国的服饰文化,我们同样也可以拿来在某些场合做礼服。每个人社会角色多种多样,经历参与的社会场景复杂多变,不同服饰文化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它们是并行不悖的关系,而非非此即彼的抉择。
除此之外,今天中国人自认为是5000年历史的有底蕴的民族,中国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文明型国家。既然如此,那么必然要有相匹配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体系”(简称“华服”)。只有华服才能配得上现代中国人,才能代表现代中国人的形象和内涵。
作为现代人,应该秉持开放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心态,不管是古今中外,只要“为我所用”,当然可以拿来应用。随着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升,每个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生礼仪、社交场景的角色扮演,自然也需要相应的服饰,没有道理说,西装革履或者西式小礼服可以覆盖所有的场景,而没有任何民族服饰立足之地。换个角度来说,作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现代人,为什么“礼服”和“正装”的衣橱里就容不下一件“民族服饰”呢?如果说,“礼服”“正装”只能狭隘地理解为西装革履小礼服裙,那么这种“现代文明性”是偏颇的、打折扣的。
有人会说,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适应“宽袍大袖”的场合,快节奏的时尚生活与“峨冠博带”格格不入。但是事实上,现代社会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人生礼仪中的成人礼、毕业典礼、婚礼、丧礼和祭礼……;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花朝、端午、中秋……;国际交往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文化传播……诸如此类的场景越来越多,再加上商业社会的服饰、摄影、庆典、旅游……产业发展逻辑,中国传统服饰有着广阔天地。
另外,在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仍然把现代狭隘地等同于“壮观的机械”“冰凉的金属”“流水线作业”“上紧发条的战斗节奏”,那么只能深刻地反思,作为现代人是否意识到人的某种异化?我们的生活难道就是一座工厂里面的一颗周而复始的螺丝钉?是否真的意识到,今天的我们,至少服饰应用的种种领域,除了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西方时尚外,还有其它的可能性?现在应该不会有人再倡议“废除汉字”了吧?不会有人说:“汉字不拉丁化,中国就永远落后”了吧?那么再来观察汉服呢?“宽袍大袖、褒衣博带不适合去工厂做工”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动脑子的陈词滥调?在工业革命迎来信息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今天,更多的是讲高密度的智力培养和创造,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解构与重构,更有价值的是对各种终极问题的孜孜不倦的追索。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是不可能通过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民俗”,再经过时间沉淀,最后归纳升华为“民族”的。所以,现代中国人需要的华服,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慢慢重建。
又因为汉服是华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服要建构,那么必然需要对包括汉服在内的56民族的服饰文化都进行继承、扬弃和建构。有句俗话说的是:缺什么,喊什么。之所以有汉服运动,就是因为汉服在现实生活中缺位,所以才会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二编在思想史的周围》,第6页。
[3] 陈来,守望传统的价值,中华书局,2018年版,34页.
编辑: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