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裙子引起了中国网友们激烈的讨论,有人说Dior这是在抄袭中国的传统服饰,希望官方重视起来;有人衍生至对中国传统审美艺术的未来不看好,认为中国自己对于自家的审美艺术太过忽视;有人认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服装问题了,而是一种“文化挪用”;有人则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国际大品牌来宣传东方元素是件好事……
笔者想可能是一种奇怪的自尊心,可能在我们自己看来从来不会有交集的的两个名词——时尚和传统,在异国他乡意外地被结合起来了,而且是我们的传统,而且还没有人来通知我们。
将传统与时尚划清界限的行为或许是一种对自己文化没有信心的表现,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信心,那在面对西方审美的时候,就已经先把自己的位置排在后面了。“Dior这么大的市场来帮忙宣传是好事”这样的想法,似乎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文化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来让大家喜欢上她。
另外,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我们的文化内涵、文化心理,而不是出于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害怕而过度抬高中国文化,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自大。此处没有抬高或贬低任何文明文化,所有的友好交流前提都是平等与尊重。
事实上时尚可以是马面裙,马面裙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时尚,是谁在给“时尚”套框架,规定只有法国高奢推出的服装样式才是“时尚”?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时尚。汉服复兴运动客观上也是在促进这件事情,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审美,是有底气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相信我们都会愿意看到我们自己推出“时尚”受到欢迎受到喜爱。
我们的文明本身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传统服饰的一针一线都可以是在诉说着苍茫的历史,所有的纹样图案都有着它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审美延伸出来的都是言之有物的东西(求生欲:这里没有说西方审美言之无物,所有文明都有其优秀、闪光、富于魅力的东西,没有高级低级之分)
笔者不甚了解高奢品牌的时尚,但所感受到的依旧是处于西方中心凝视下的中国——最能了解中国审美、最能将中国审美淋漓尽致表现出来的,难道不是中国人吗?西方高奢品牌融入西方审美意志与时代精神捎带掺点中华文化所创作出来的“时尚”,真的是中国审美吗?以中国审美的立场来看,我们真的会喜欢吗?
西方高奢品牌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其实这次能在中国社会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还是得说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确有所提高,这是个好趋势。
我们在意的是,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时尚”对于中华文化的态度。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和注意的,是否涉及抄袭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就像17、18世纪法国曾经兴起的“中国风”热潮,无论是华丽奢靡的巴洛克艺术还是轻柔逸乐的洛可可艺术,法国艺术家们都能用“中国元素”“中国风”表现出来。但法国对于“中国风”的狂热基本都是经由主观想象后的情感,是画家和法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对于东方的误读;中国风的设计也始终是欧洲风格,壁毯的创作体现的也一直是法国的时代精神与审美意志。法国宫廷从巴洛克到洛可可艺术品位的转变,强调异国情趣和逸乐境界,激发了贵族的中国情结,并且开始模仿、甚至迷恋。
到了18世纪中后期,法国社会矛盾激化,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专制被推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法国宫廷的贵族审美品位也不可避免遭到抨击。加上启蒙思想的影响,社会艺术趣味走向对古典艺术的崇尚,洛可可艺术被新古典主义取而代之,中国风也逐渐衰落。
这次也是如此,撇开抄袭与否的事情,Dior依旧没有表现出对于中华文化有多大的兴趣,在产品的页面上赫然写着“Dior标志性廓形”几个字,关于“中国”连一个字都没提。
再次强调,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西方审美屈服于中国审美,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自大,谦虚和尊重也并不代表自卑或奴性;文化民族主义并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保存或理解。
最后,这是中国的汉服商家前几年就探索出的搭配思路了,完美地将传统服饰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是个很不错的创新。且无论如何,迪奥的秋季新品因为“撞脸”汉服而广受社会关注,这件事还是值得庆祝的,大家有意识地想要保护汉服了,越来越多人知道与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了,这是值得肯定的。
编辑:云安
美工:卿岚
审阅:汉服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