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 元 尹志平《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不像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单纯的人文纪念,而多关联到天象历法与岁时节令。冬至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岁时节,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竟然没有渗入大量的,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冬至节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意义,不过,在那种近乎淡薄的纯净中,我们反而更容易接近到那节日源头处的深意。
——题记
目录:
-
阴极之至,一阳始生——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
-
岁首之日,冬至如年——冬至的历史流转
-
风物千年,生民百态——冬至的节俗漫谈
-
冬至节复兴方案
节日名称:冬至节
节日别名: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短至、亚岁、一阳节、消寒节、履长节等
阴极之至,一阳始生——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
观察和思考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尤其在生民之初,他们在严酷的天地间,在惶惶的敬畏中,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四季时令的脚步,好能够顺应四时之变,不误农时采狩,以成万物之用。
对于「天地万物」,也就是西方文化中叫做「大自然」的东西,华夏的祖先很早就开始思考揣摩起来了,不过,在如今西方教育知识体系引导的主流思维方式下,那种曾有的思考系统显然已是我们这些后裔并不熟悉的另一脉气象。虽然,我们的祖先不太关心地球和太阳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但他们却凭藉了——用目前我们能听得懂的现代西方知识释义系统就是——非线性的,系统性的,混沌学的思考方式,得以深刻感悟到天地与人怎么才能更好,更和谐地生存,比如,五行克用、阴阳消长。
华夏智慧看起来并不像西方智慧那样充满了求知的效率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它对天象地形,日月寒暑,昼夜幽明,以及天地人和,却有着更为敏锐的悟性。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并不像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单纯的人文纪念,溯洄从之,却大都可关联到天象历法与岁时节令。
阴阳的概念,有着哲学和天文学的双重意义。深谙此道的华夏先民眼中,节日,首先是顺应天时的一种活动总动员,首先要禋祀天地——祭祀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诉神主:嗯,您的神示我们接到了,正要执行。随着祭义在华夏生活中的变化,自然神祉的祭祀逐渐让位于人鬼祭,后来衍生出的节日人文气息才逐渐占了上风,节日才逐渐热闹有趣起来。冬至又称「冬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华夏岁时节日,它不像很多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渗入了大量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从而变得更富有可观性和文化意义。冬至节没有什么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意义,不过,在那种近乎淡薄的纯净中,我们反而更容易接近到那节日源头处的深意。
冬至日的时间在西历(太阳历)的 12 月21日或 22 日。而我们目前沿用的传统的历法(夏历)为太阴历,所以,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夏历中的具体日子不能固定,它和清明这类节日一样,属于传统节日中的「活节」。
然而,对于冬至的解释,目前还是用现代西方天文历法解释更容易懂一些——不晓得对于我们是否又是一桩不易觉察的失落。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中国,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切换另一种思维——「冬至」 也称为「至节」,因为它是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也终于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冬至节则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岁首之日,冬至如年——冬至的历史流转
据《尚书·尧典》载,在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尚书考灵曜》曰:「冬至日,五纬俱起,牵牛初,日月若悬壁,五星若编珠。」冬至最早的天文历法意义非常明确,也很有意义。只是时日遥远,我们已经不清楚具体的至日活动了。
殷商的历法是阴阳历,殷历的岁首新年在夏至日,但冬至日依然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至少,在发现的甲骨文中得到了有关于日南至(冬至日)于寰丘上祭祀的记载。当时,「至日」「日南」或「南日」,指的都是冬至日。
周历的正月是如今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日正是周历的新年,「冬至」成为一年之岁首。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其实是合一的。周代礼仪大盛,极重祭祀。《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一岁之中,至日祭天是很隆重的。
秦汉至魏晋,是我国天文历法系统成熟的时期。汉武帝元封七年,重新测算制定了新历法,即太初历。其中,元旦已和冬至分开。该历在西汉末年经天文学家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蓝本意义的历法。冬至日依然作为历法测算的关键点。
尽管新的历法中冬至早已和岁首新年分开,但「冬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在汉代已依然被列为令节,而且相当隆重。《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节日。虽然仅剩冬节,但似乎还保留有周代元旦日的年节气氛。可谓「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晋书》记载,除了天子祀天于寰丘,还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在那个时候,冬至日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应该是相当重的,《梁书》和《南史》中都提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冬至的时候,一个叫作岐的县官将死囚放回家过节,并严肃地告诉他:「某若负信,县令当坐。」这位大人的苦心没有被辜负,那位讲信义的死囚最后「竟如期而反」。
唐宋是中国节日文化大发展时期,「冬至」依然与「岁首」并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特别是还放假七天以庆贺。按古代的休假制度,一般是十天休沐一次,放假的频度没有我们今天高,但可以在冬至放假七天,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就算不比正旦,也相当我们今天的五一、十一黄金周了。
明清时代,冬至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有「长至......为国大典......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冬至大如年」的心理影响,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在冬至日设定「冬节」。
纵观冬至节的流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在漫漫的岁月流转中,岁时节日但凡失去原有的作用后,大多走向式微、消失的命运,比如寒食节、上巳节。而周代的岁首冬至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明确与元旦分离,为何这份「冬节大如年」的情愫却蔓延至今呢?
在过去,没有中央空调没有集中供暖,建筑业也不发达,一般人家还时不时地漏雨夹风。漫漫的严寒已经够折磨人了,还要加上让人绝望的,更加漫漫的长夜。诗人们早就总结出:那黑夜给予的黑色的眼睛,是用来寻找光明的,想想我们条件艰苦的祖先,在寒冷寂寞漫漫长夜中,是怎么望眼欲穿地盼着光明和温暖。不能体会到这点,恐怕不能领略到「冬至一阳生」那种感动。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冬至日的阳气始生,真有点风雨如晦中既见君子的惊喜。这一天的到来,带给了大家继续熬冬的希望。更何况,冬至日还可以作为正式年节的演习和序幕。于是,后来人们还给冬至日起了一些喜气的名字,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有时候冬至前夜也被隆重起来,称为「冬至夜」。有些地方有冬至夜里家家例宴饮、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风俗。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至于那些「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的有趣古谚,又有几人还记得呢?
冬至风物,生民百态——冬至的节俗漫谈
传统冬至节主要活动习俗大致可以分为祭、衣、食、礼、娱五类。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1.官方活动:郊祀祭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几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了,若要类比,似乎有点类似于当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同的是,当时只用折腾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而如今的春晚,那架势,连持续了三千年的祭天活动恐怕都要望尘。也许浮躁的我们今天很难体会:隆重不等于闹腾。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里,在静谧的星空下的所谓盛大,看起来竟如此难以置信。那些场景,也几乎不能再还原在人心里了,只有故纸堆里那些平淡的,重复的字语发出幽幽的暗光:
「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周礼》)
「十月庚寅,冬至亲祀圜丘于南郊。」(《晋书》)
「冬至日,祭天于圜丘,玉用苍壁,牲用玉色,乐用夹锺为宫乐,作六变。」(《三礼义宗》)……
冬至祭天的记载,可上溯到殷商。华夏民族对天地的崇拜一直是极为重要精神信仰,比如最高统治者(不论是三代之王还是皇帝)都称作天子,表达了一种受命于天而教治万民的传统秩序观。自古以来,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旧时,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对天的祭祀至高无上,自然也是只有天的儿子才能承担的专门工作。天子于每年冬至等重大时节都要祭天,登基等大事也例须祭告天地。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每到这时,天子将率三公九卿大夫前往郊外寰丘祭祀,仪仗齐备,乐舞既调,皇帝于郊外特修的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三献、祭酒、读祝、奠币是少不了的,祭祀上天还要特别燃柴禋祀,从而能将消息传达至上去。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皇帝祭天仪式极其盛大,按照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就开始逐渐增强。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 9 项程序,在古时候,每当这一日,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天子,在孟冬寒夜初晓、星光微曦的时刻,他应该已经立于圜丘之上仰望苍茫宇宙了。
2.民间风俗:迎日祭祖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非正规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动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种叫做日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日影仪——《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这就有点仪式性和趣味性了——《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传统生活中,祭这个字是渗入在日用常行的,节日里祭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祭传统讲「敬如在」,比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般来说,虽然不是正式家祭,但应该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而后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
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衣
冬至节的风俗很多,以往,大家津津乐道多以食俗、娱俗为主,而有关衣俗的记载要相对少得多,或寥寥数语,或语焉不详。这对于衣冠上国的传统,很有些名不符实的尴尬。
周代冬至日就是元旦,故而非常隆重。天子要郊祭天地,按照周礼,祭祀昊天上帝应该着十二章纹的大裘冕,属于天子六冕祭服中的最高级别。部件为:十二玉旒冕冠、白色中单、玄黑色羔裘上衣,衣上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纁色(黄赤色)裳,绣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配朱红色的蔽膝,另外还有大佩、大带、绶、圭等小配件。玄纁二色是周人心目中最神圣的颜色,分别象征着天和地,如今我们常用于祭文的赞词「天地玄黄」正由此来。
魏晋六朝以前的华夏民族有着后世难以理解的深沉。周代的时候,昏礼、祭礼等都会用凝重而神奇的玄、纁色,而不是后世的大红大黄;后来五行思想的影响下,四望与四季分别染上了象征其自身的颜色——东为春,其色青;南为夏,其色赤;西为秋,其色白;北为冬,其色玄。关于冬至的服色,在完整记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中可窥得一斑:「冬至之日,北宫御女黑色衣黑采,击磬石,其器铩,其畜彘。」 先秦到汉代,服饰中五行思想尤为深重,按照四个季节,天子的祭服也因此而变得多彩时尚起来,按一年四季分别穿青、黄、白、黑。冬至这天,自然是黑色的祭服——「冬至天子服黑而絻黑。」
不过,汉代很看重阴阳家的五行之德思想,认为汉为火德,尚赤。因此,在《后汉书·礼仪志》有:「冬至前后,听事之日,百官皆衣绛。」汉代是历史上杂俗发展的开端,颜色反应心理状态,似乎已经有一点贺庆的味道开始渗入庄严的祭祀内容中了。
唐代人文大盛,喜庆欢乐的气氛影响下,激发了大众在生活情趣上的创作潜能。唐代洛阳贺冬至的衣俗,冯贽《云仙散录》云:「洛阳人家每遇冬至,煎饧绿珠戴一阳巾。」煎饧,即用麦芽或谷芽煮饴糖。绿珠,是以小纸幡与珠饰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戴一阳巾则取「冬至一阳生」之义——冬至时阴气盛极而衰,一阳始生。后来宋人庆冬至吃馄饨(云吞),大约也有阳气萌、混沌开的寓意......
南宋有人记述,人们在冬至穿上华丽衣服,张灯结彩,布置贺冬车马,并停市庆祝。称「做节」,与过年相似。江南至今仍流传「冬至大如年」的俗语等,这种心态和习俗大都是周俗的遗响。
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官家给吏员赐新衣冠,如今天过年时单位给发的年货这类性质。明朝在冬至节,「赐百官始仪貂裘帽,万历初犹然。」《帝京景物略》还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在节日中,最少不得的就是娱乐气氛了。我们的祖先,倒是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天赋。如下:
1.冬至悬土炭
先民也很善于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冬至悬土炭」习俗:《史记》载:「冬至,短极,悬土炭。」就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的小实验的原理在于吸水与否。关于这个也有解释:「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原来,因为炭的吸附性要远大于土,在天平平衡的前提下,冬至日当天要较前三天湿气重,故而炭那边就重了;而夏至日则相反,是逐渐趋于干燥的,所以结果正好相反——古人的解释看起来故弄玄虚,实际却充满了对自然界细心的思考。只是,我们的祖先没有把这种小插曲单另开辟成另一门学科罢了。
2. 葭灰占律
《太元经》曰:「冬至及夜半以后者,近元之象也。进而未及,往而未至,虚而未满,故谓之近元也。」又曰:「调律者,度竹为管,芦莩为灰,列之九闭之中,漠然无动,寂然无声,微风不起,纤尘不形,冬至夜半,黄锺以应。」
《律吕新书》:「开皇九年平陈后,高祖遣毛爽及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依古,于三重密室之内,以木为按,十有二具。每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位,置于按上,而以土埋之,上平于地。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口。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于外。而气应有早晚,灰飞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气即应,或至中下旬间,气始应者。或灰飞出,三五夜而尽,或终月,纔飞少许者。」
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要牵扯到音乐知识。古人在冬至之日还常用葭莩之灰来占卜气候,依据的就是华夏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经验,冬至日里,葭灰当从应钟律管中飞出。
所谓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半音。《国语》中记述了周景王二十三年,他和他的名叫州鸠的乐官探讨音律的问题,州鸠讲了关于律和数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律的名称。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如果假设黄钟是现在钢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的则依次向上升半音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
而这种精密的律管,并不是我们今天可以轻易在家中实现的,希望今后可以在冬至节的时候,公共场所有所展示。
3.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一种节令民间歌谣。旧时,冬季来临时,小孩子们常会吟唱这样的歌谣: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便是几乎流传于我国各地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志数九消寒。据南朝梁宗德《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九九歌的出现当较数九为晚,但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九九歌(全国)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枣强县)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新河县)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张嘴)叫狗(形容打嗝儿);三九四九,冻破碌碡;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尉县)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4.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以卜来年丰欠。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图还有其他「附件」,一是联语,即在图旁标出有关的联句;诸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图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还有绘图、印俏皮话的,比如画「老虎拉碾子」,印歇后语「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
画消寒图这种风俗,虽然简单,但如果巧心酝酿则别有韵致,常被寄予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在其中。
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冬至节的风格质朴温暖,礼俗也相应,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
冬至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据说,此日,小学学生衣新衣,携酒脯,各赴业拜师。冬至节,旧俗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赠鞋袜的习俗则是因为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魏北凉司徒崔浩《女仪》曰,「近古妇常以冬至日进履韈于舅姑,皆其事也。」。沈约《宋书》也说了这一习俗:「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韈。」
静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在先民看来,天地与人是相通的,天地处于阴阳交接之处,万物静谧,因此相应的,人们最好也韬光养晦、窝冬不出。《礼记》曰:「仲冬之月,日短至,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五经通义》:「冬至阳气萌,阴阳交精,始成万物,微在下不可动泄。王者承天理政,率天下静而不扰也。」《周书 时训》曰:「冬至之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当然,如今生活节奏的要求不可能在冬至前后偃旗息鼓,不过,注意点安身宁神还是很必要的。
俗话说,「今冬进补,明春打虎」。冬至有进补的习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分明的四季,从而形成了「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道教养生理论,同时也是中医学的基础观念。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传统认为,在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春就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
因此,冬至节是一个食俗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节日食俗的关键词为「进补」二字。经过数千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食文化。冬至日正值隆冬,食物多倾向于口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种类,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先呈出传统冬至节的各地的主要食俗,以飨众人:
①冬至饺子:饺子是当前冬至食谱中的主打,有民谚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传说女娲用黄泥做人,一年到头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气候寒冷起来,黄土人的耳朵总被冻掉。她就在一个个黄土人的耳朵上都穿个小孔,用一条线通过,一头打个结扎住,一头塞进黄土人的嘴里,让黄土人咬住,这才保牢耳朵没被冻掉。以后就演变成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冬至节,人们就包耳朵形状的饺子,意思是让女娲做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不致于冻掉。另一种传说则与医圣张仲景有关。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过冬至,会杀鸡宰猪,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
③胡葱煮豆腐:江苏常武地区在冬至夜的家宴菜肴中多备「胡葱煮豆腐」,谚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
④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⑥分腊肉: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其实是中国传统祭礼文化在当前为数不多的孑遗。肉有生、熟两种,生为脤,熟为膰。分时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
⑦冬至团:也见于江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莱、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亲邻或待客,是冬至亚岁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
⑧冬至圆:全家团圆的时候吃,最有意义。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一般做成红、白两色,粒粒小如鱼目珠子,还可应孩子们的要求捏成牛马羊鸡犬猪等小动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⑩汤圆: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⑾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⑿姜母鸭:福建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
⒀馄饨: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另有民间传说也十分可爱:话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而能过上太平岁月。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节复兴的构想
复兴冬至的节日文化,大致就可祭、食、礼、娱这几方面着手:
1 祭(内容:观赏祭天表演,迎日祭祖)
中国文化中的「天」,有别于宗教文化中的具体偶像,天人思想本身就带有敬畏自然的成分,在人与环境的之间的突愈演愈烈的当今,安静地思考一下东方哲学是有一定意义的。「祭天」史称「郊祀」,后世的祭天行为大都参照周礼这一蓝本。
不过,冬至日的祭天在当时是天子的特权,随着皇权的没落一起消失,但毕竟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大量珍贵信息,值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版画」来展示——冬至节观赏古代皇家祭天礼仪表演,可以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在当今存留的天坛等古代祭天文化遗址可以举行一些还原的古代祭天表演,就象曲阜孔庙顺应民间呼声,采用明制释奠礼作为规范的祭孔礼仪程式一样。
「迎日」则是一种简便易行又具有深意的祭天方式,也颇有趣味性。
日晷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古代计时器,冬至日的确切日期就是根据其日影方位及长短的变化而确定的。
简单的日晷可以买到,也可以制作,网络上也很容易找到有关的制作教程。
冬至日前后每日观察日影的变化,直到冬至那天,观察的日影将达到最长。建议在冬至节当天,在户外及庭院中摆放日晷,三五好友盛装围坐,愿意弹奏或播放一点古乐或者沏一壶清茶的自然更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观察日影的移动。一边感受天节的变化,一边聊聊家和与康泰等重要问题。既是一次小型仪式,当成一次小聚会也不错。
冬至节也是祭拜先祖的日子,其仪式与常规的祭祖基本相同。建议冬至日设几案,备酒水果品,放置节日食品为供(宜采用冬至饺、冬至团等),焚香祭酒,祭拜祖先及逝去的亲人。
2 食(内容:冬至团圆饭)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冬至日的特征,适于安身静体。「食」是冬至节的重要主题,「补」是冬至节「食」的重要主题。华夏各地的人民,已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冬日保健养生之道,我们如今可以很方便地继承。当今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冬至节日食品也不必拘泥于地域之限,前面提供的各地应景食物,只要有兴趣便可以尝试。
不过,既是作为传统节日的食品,食物的乐趣更多地在吃之外。节日,吃的不仅是味道一家人一起动手,其乐融融,有时还会唤起父母辈的回忆,也许他们会娓娓道来,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家人合家团圆一起动手做节日食品的场景。完全不必苛求味道的完美、制作的专业,事实上,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把过节食品做的歪歪扭扭、弄出来的东西或咸或淡,家人相互戏谑玩笑,这本身就是节日的乐趣所在。
3 礼(内容:尊老敬师,赠送鞋袜)
从传统看,冬至日虽有欢乐庆贺的历史,但总体上,「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所以不提倡大操大办、兴师动众。
沿袭古人的拜师习惯是很好的,只是当今的师生关系不那么纯粹了,敬师礼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若提倡在冬至日发扬这一古俗,是否会被新时代「精神」所串味还不好说,所以有心之人可自忖而行。
冬至日古俗送鞋袜献给尊长,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真是一个很有创意和生活情趣的发明。华夏民族的文化涵盖面果然很全,不仅有成人礼中的「首服」情结,足下之重也别有强调。冠礼于青年,寓意「顶天立地,从头开始」;袜履于耋耄,则祈福延年益寿——在中国文化里,其实有很多这样细微的人文关怀,只是需要细细品之。总之,这一小小的,已经被完全遗忘的冬至习俗,应该是这个节日里最温情的节目了。
4 娱(内容:九九歌、消寒图的乐趣)
九九歌和消寒图等冬至娱俗,多蕴涵了迎接冬天盼望春日的意义,先民以饶有趣味的方式表达着对季节变幻的感受,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九九歌作为一种口头的、非歌唱性的歌谣,倒是很适合开发小游戏,或者,开发小孩子的智力。
画消寒图是一种值得继承的民间习俗活动,消寒图虽简单,但趣味性很强,只要用心,完全可以发展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消寒图绘画模式。「晓妆染梅」等特别的绘画方法,更是充满想象力和生活的韵味与情调。
综上各种建议,不妨在心里刻画这么一副图景:冬至日——当然,首先,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够在这一天实现放假,这样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过——
冬至前三日,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室外固定一根木杆,两边悬好土炭,使其平衡。三日后再观察倾斜状况。此时,小孩子们一定会求知若渴地望着爸爸妈妈……咳咳,家长们可以很好利用这个教育机会的……
上午,一家前往天坛观看祭天仪式。穿上传统服装,男子可头戴一阳巾(我想应该会比圣诞节的红色尖顶帽好看),女子戴小纸幡与绿珠做的头饰(我小时候要是有这个戴,是肯定不会戴什么荧光头花之类的)……
回家后全家团坐,开饭了,先盛一碗饺子或者汤圆敬献给祖先灵位前,然后大家再动筷。酒饭正酣之时,小孩子们起身,拿出用零钱买好的鞋袜向爷爷奶奶走去,然后各位爷爷奶奶也拿出准备好的饴糖……这时,窗外下起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