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上最特别的是,不以“老师好”“同学们好”来问好,而是以传统的拱手礼和抱拳礼问好,“课下很多小学生看到我,都是以拱手礼和抱拳礼打招呼。”郭蓉高兴地说,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很多孩子们都爱上了国学,喜欢上了汉服。

近年来汉服逐渐回归到了国人的视野中,当下“汉服热”的迅速崛起,也显示着这一代青年人审美的逐步变化,我们不再依附于西方的审美体系、不再一味标榜西方服饰之先进;而逐渐看到了汉服之中蕴含的东方美学、也开始从这一身传承千年的华服中挖掘文化自信。
作为向下一代传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力量十分重要,而这些身着汉服走上讲台的老师们,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言传身教之中,给孩子们心中种下华夏基因的种子,培养文化自知,激发文化自信,进而增强学生对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感,等到合适的时候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汉服是华夏文化中璀璨的瑰宝,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符号。汉服的流行正是华夏文明复兴的开始。教师穿上“汉服”走进课堂,是使华夏“服章之美”走进孩子们心中的一个有益尝试,也是在我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的今天,唤醒国民意识,从文化层面增强国民自信心、消除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误解的积极实践。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重回汉唐并不是历史的止步不前,而是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以汉服为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华夏文明。



编辑:继欣
美工:英特纳雄耐尔
审阅:汉服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