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何以中国》上演装束复原汉服秀 King 汉服资讯2年前112.09K00 近日,东方卫视发布消息称国内首部以全国性考古发现来简述中国和中华文明创生故事的纪录片《何以中国》将于近期与观众正式见面。节目组耗费400多个日夜,拍摄行程超过四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周多,拍摄全国考古遗址、考古工作站、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无数的努力都只为回答一个问题——“何以中国”。东方卫视在9月28日推出《<何以中国>特别节目·考古写史大家谈》作为该纪录片的预告。 图源:东方卫视 在《<何以中国>特别节目·考古写史大家谈》里,节目组请到了中国装束复原团队,他们用一场服装秀,带领观众领略从春秋时期到三国时期的“服饰时尚”。 图源:东方卫视 第一件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早中期的长衣裙,它的特点是长衣后方进行了挖空,露出了曳地的长裙,红色为正色,适合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发型是根据河南的黄国孟夫人进行复原的,是一个别致娇俏的头梳歪髻,在脑后显示出脖子的修长。 图源:装束复原小组 第二件是战国晚期的袍服,根据马山楚墓出土的直裾袍服进行复原。它的袖长达到了三米,下摆交错成了人字形,方面人行走。模特手上拿的是竹便面,主要功能是遮住贵族的脸,还可以扇风,以及作为出门的仪仗使用。 图源:装束复原小组 第三件是战国晚期的楚国发明出来的绕襟曲裾袍服,特点是有一个绕襟,形成包裹的效果,显得腰肢比较纤细,是楚文化的代表,与历史故事中的“楚王好细腰”的说法相印证,西汉初年非常流行这种曲裾袍服。汉朝初年追求轻徭薄赋、清静无为,所以穿着也相对朴素淡雅。 图源:桑缬微博 第四件是西汉中晚期的造型,从汉武帝以后,服饰变得昂扬,比如模特上的金步摇就显示出昂扬的姿态。衣服是根据西汉的定陶汉墓丁太后出土的衣服实物来进行复原的。可以想象当时的美女赵飞燕做皇后的时候可能就穿着这样的衣服出席宴会。 图源:装束复原小组 第五件是东汉三国时期贵族女性裙襦装,头上戴的是金步摇,上身的襦是用最名贵的织锦来镶嵌的领缘和绣缘,“领袖”一词就是出自这一典故。下裙是提花绮加印花,整个服装都比较名贵。这套服饰由东方卫视主持人冯琳穿着,她表示穿上衣服的瞬间“那种端庄的古代大家闺秀的感觉就出来了”,仿佛通过服装便能与古人产生心灵上的感应。 图源:冯琳微博 图源:晓琳-妆束微博 节目组邀请的中国装束复原小组成立于2007年,现如今已经复原200多件汉服,复原的服饰可分为先秦、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王公百姓、兵卒将士、歌舞仕女、山野村夫在他们的考古和复原下穿越到现代,让世人领略华夏千年服饰之美。 图源:装束复原小组 装束复原小组的创始人刘帅原本是学画画的,在了解中华服饰的韵味之后改行学习服装设计,带领团队复原华夏衣冠。纵使缺少古书记载,难有布料留存,他们还是迎难而上,从壁画、古画、文物入手寻找第一手考证资料,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不仅画出了服装的形制、配色、花纹,还把制作工艺画了下来。 图源:网络 他们追到蚕丝的原产地搜集原材料,对照考古资料制作出满意的花纹布料,学习和探索古代染色技术与纺织工艺。手工复原耗时耗力,但他们为了追求百分百还原不断抠细节,在染色、剪裁、缝纫、妆造等方面下功夫,为了复原出一件魏晋南朝时贵族妇女穿着的袿衣,他们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 图源:装束复原小组 装束复原小组不仅致力于汉服形制、面料纹样、妆容佩饰等研究考证和还原,也致力于向国内外展示中国服饰之美。15年来,这个最初只有几人的团队已经发展壮大,他们出版了《汉晋衣裳》《中国妆束》两本权威著作,成为研究汉服的专业文献。 图源:网络 装束复原小组也在努力推动汉服文化传播。他们不仅拍摄装束复原的短视频、参加和筹办汉服展,与自得琴社合作还原古代音韵,上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等节目,还连续两年登上央视中秋晚会,和洛阳博物馆合作举办了“洛水霓裳”装束复原秀,在外交部的邀请下代表中国参加了中日韩传统服饰展演。 图源:晓琳-妆束微博 图源:装束复原小祖 图源:网络 传承千年的汉服文化需要年轻人去唤醒、继承与创新,让汉服走出博物馆进入寻常百姓间。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的美誉,装束复原小组携先秦两汉的复原装束登上《何以中国》纪录片预告舞台,为宣传汉服文化又作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回望历史,一眼万年!《<何以中国>特别节目·考古写史大家谈》今晚播出 11年复原200套汉服,服…服… 这群年轻人火到国外! 文案:旅梦 编辑:旅梦 美工:卿岚 审阅:汉服世代 东方卫视(1)何以中国(1)汉服复原(2)汉服秀(3)汉服资讯(279)所属专题:左衽吟连载|本文研究方法及为何反对左衽2年前本文来源汉服世代,经授权后由King发布,观点不代表汉服颂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King尊者作者14039.53W51.50K5.75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