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离飘
近期一个朋友约我汉洋折衷刷街,一个朋友圈吐槽汉洋折衷搞得只剩一个模板似的,审美疲劳。当然我也在b站也刷到过,有些搭配还挺好看的。
且且且慢!
我:汉洋折衷是啥?
我:???
那我出门戴个贝雷帽穿个黑皮靴不就是了吗????
那一套明制出门穿双高跟不就是了吗?
那其它形制呢???
咋突然成一个小潮流了呢???
再一看,好像我朋友吐槽说得很有道理,一个电视罩一样的披肩,一双lo的小皮鞋和lo的头饰,万能的珍珠配饰还有万能的蕾丝手套.......
大家都这样看多了确实很疲劳。
退一万步讲,如果图方便出门一般也不这么穿吧,这和lo娘穿花嫁出门一个麻烦程度吧哈哈!
“好看”确实无敌!
那汉洋折衷是怎么出现并且成为一个小潮流的呢?
1.文化交融
用积极的眼光看,用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融合外来文化,历史上并不是鲜有的事情。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确实给汉洋折衷这一种潮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夯实的基底。例子就不举了。中国人似乎对这种融合而产生的新物品颇为好奇,皆趋之。
2.民族性格中的调和性
最近又刷到了鲁迅说中国人爱调和的那段话,断章取义地看也言之成理的,我国早些年确实西化得过火了,然后汉服复兴就开始了漫漫长路。新时期传统文化被重视,被保护,被赋予新生,走进了日常。在部分人宣传传统文化过火或者错误宣传的情况下,大家又开始调和了。这便有了通古今合中外的汉洋折衷了。
那再打个比方吧,一直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个兰花指走天下,拍照全身疼,闭个眼感觉很仙很销魂的汉服片子,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谁不想看点新鲜的呢?
3.换个更清奇的思路看,或许汉洋折衷是三坑文化渗透的成果。
有些人是不喜欢汉服(作为传统服饰)被划进三坑的,但有些人喜欢啊。很多人可能面临重大选择问题:今天想穿lo裙又想穿汉服怎么办?我没有钱买汉服配饰了拿lolita的凑可以不?可以,9102年了,汉时装混搭不都挺满大街的嘛(`Δ´)!
4.从众
求“和”,人云亦云,中庸,以及上文讲过的调和性其实在表现上可划为一类的。汉洋折衷其实是汉服日常化的一个小分支,在命题作文中有人交出了不跑题又标新立异的答卷,天下作文一大抄,便成了一个“流派”。
回到上文槽过的审美疲劳问题,若从定义窥探现,没人叫你一定得蕾丝珍珠小礼帽啊,可以再创新一点的嘛!
在不损坏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服装搭配是个人自由。对于一个现象,若看到了它的原因,才能追溯它的本质。如果挑一个点就这样写下去的话,这个可以写成一篇论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