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在短视频平台,“轻轨站工作人员中秋节当天统一身穿汉服工作”的视频火了。浙江金华一轻轨站,安检、安保、指引、票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中秋节这天,都身穿汉服有序开展着工作。有网友直呼,“在我们的节日穿我们的传统服饰,更有节日的味道!”还有网友评论,“这也太赞了吧!建议全国推广汉服文化。”
不可否认,汉服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已然成为国人彰显文化自信、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历史悠久、样式华美,意蕴深远,它不仅承载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更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衣冠上国”“礼义之邦”“锦绣中华”的美誉。
国潮显然并非“一阵风”,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当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时代相接,五千年古老气息的中华文化,正以年轻的姿态联通当下。它既是古老的、传统的、厚重的、深邃的,也可以是流行的、时尚的、丰富的、轻盈的。
另一方面,历经多年发展,汉服正从“小众审美”走向“大众认同”,在催热国风文旅的同时,还构造了一个百亿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91.1亿元。
汉服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追求,也折射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情感共鸣,对于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充分体现。
今年夏天,有个关于“论汉服和中国女生的适配度”的汉服变装视频,引发全网模仿热潮。其中,点赞量最高的视频更是突破了500万。有人热衷于分享汉服的常识和穿搭教程,有人更青睐于拍摄日常服饰到汉服的变装视频,还有人穿着汉服进入日常生活,出游、上班、看展、去博物馆……当年轻力量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汉服也迎来了新的窗口,正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随着汉服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汉服的租赁、写真拍摄和二手交易等周边产业的壮大。当前,不少城市都涌现出包含汉服租赁、化妆及造型服务、摄影服务于一体的汉服体验,这种全面体验汉服文化的方式,颇受消费者欢迎。
当然,完善汉服产业链的过程也考验着城市的综合能力。譬如,文旅部门可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形态,以“汉服+”为引领,着力打造新文旅产业目的地;譬如,城市建设者如何与造型培训机构、服装设计院校合作,加强化妆师、汉服设计师等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汉服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建立完善汉服产业信用监管机制,促进汉服行业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眼下,国潮正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汉服,或许不仅仅是一种服饰、一种生活方式与审美表达,而更是一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无数的国潮创作者、传播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他们正用中国话语讲述着中国故事,世界也将听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新江苏评论员苏立心)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