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这是革命烈士秋瑾于动荡时局中,掷地有声的抗争豪言。
而作为一名坚定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家、女权运动家,秋瑾对于当时的服饰也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反对旗化女装及其背后对女性的束缚,提倡打破枷锁,开“文明新装”之先河。
简单地说,旗化女装就是清政权包括汉族在内各民族民籍身份的女性所穿的服饰,以厂襟、盘扣、滚镶、挽袖等为基本特征。
(图源网络)
旗女穿旗装,民籍女性穿旗化女装。清末成了绝大多数中国女性的典型形象。
清政权推行了200多年的剃发易服政策,不分男女,从无宽宥。《清太宗实录》:“凡汉人官民男女,衣冠全要照满洲式样,男人不许穿大领衣袖,女人不许梳头留髻。”《东华录》:“余众人未剃发之前,即行剃发,举家男女,皆效满装。”
从实际效果来看,清政权强调“取文弃式”,也就是面料花色可以保留,但是款式结构必须按照旗装的规矩来。于是,华夏衣冠中男装快速消亡,女装逐步消亡,最终以旗化服饰的形式出现。
换句话说,清政权普通女性的穿着非满非汉,而是旗化女装。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瞻仰秋瑾烈士的一生,从她的事迹和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而明确地看出她对旗化女装的鲜明态度,那就是坚决排斥和摒弃。
秋瑾烈士认为旗化女装是压迫女性的象征。
1907年,她在《中国女报》的《敬告姊妹们》一文中大声疾呼:“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
她深恶痛绝的正是旗化女装的形象:十八滚十八镶、厂襟盘扣、绫罗绸缎,极致繁复、过度装饰,花团锦簇之下是一双畸形的小脚。
不仅在言论上抨击,她在行动上也身体力行。她去日本之前,把旗化女装都处理了。这里有一条她将“嫁时物”送人的记载:
(图源:《秋瑾事迹研究》)
史料清楚地表明:她要改装,彻底抛弃旧时代的象征符号旗化女装,改装之后,这些衣服就无用了,送给了吴芝瑛。
(图源:《秋瑾事迹研究》)
秋瑾到日本后,继续穿西式服装、男装,或者日本的学生服饰。
日本人服部繁子后来在《回忆秋瑾女士》中写道:“事情很出于意外,出现在我面前的这位朋友,到底是男是女:苗条的身子稍向前弯,浓刻的黑发散乱地披着,一身洋式的男装。蓝色的鸭舌帽歪戴着,盖住了半只耳朵;身上穿着很不合身的半新半旧的普通男式西服,袖子过长......肥大的裤管下面露出茶色的皮鞋,胸前系着一条绿色的领带,脸色白得发青大眼晴,高鼻梁、薄嘴唇。身材苗条,好一个潇洒的美男子。"
松本龟次郎云:“一九〇四年,我在河台的中国留学生会馆曾经教过她日语。她肤色皙白,柳眉,身材苗条,穿着黑格子日本单衣裙,缠足,梳着日本式的发髻,莲步蹒跚。每天上课从不缺席,思路敏捷,问答清楚。(《中华五十日游记》)
在日本留学期间,也并非都穿和服,她常常男装,穿着靴子,英姿飒爽。1905年底,东京留学生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时期,秋瑾着装就是男士的。
回到中国之后,脱下和服,换成男装。
(图源:《秋瑾事迹研究》)
此时她所在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基本上都穿旗化女装,而她敢为天下先,穿男装、穿西服,宣扬救国道理、发展革命力量。
在绍兴任教期间,曾到府中学堂讲演。许柏年在回忆中写道:
“……正是两点钟的时候,秋瑾穿着西服革履,夹着黑色皮包,缓缓的进来,在讲台旁边立着,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令人肃然起敬。接着就由府学堂的监督作了简单介绍,大家立即拍手欢迎,秋瑾也挥手答谢。那天,她所讲的题目是《雪国耻》。我还记得一个大概,她开头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然后讲到甲午战争,和义和团事变,联军入京,清廷忍辱媒和、割地赔款……口讲拳击,声泪俱下,听者无不动容。接着,她又说到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和预备立宪的事……她那天足足讲了两三个钟头,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者亦皆凝神注意,毫无倦容。”
秋瑾倡导体育,强身报国。她曾经带头穿上体育体操服饰,带领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但是这一举措,遭到顽固势力的强力阻碍。
“不得已,乃多招金、处、三府陶成章云:党会头目数十人,来体育会学习兵操。学生群至野外练习开枪,于是二万粒之子弹,骤减至六、七千粒。瑾亦有着男子体操洋服,乘马出入城中,士绅咸不悦所为,群起而与之为难。瑾有众学生后援,与诸绅士力争,士绅虽不能敌,而其恨益滋矣。”《浙案纪略》
除了穿男装、西装、体育服饰等衣服外,她还自己设计服装。
1904 年2月,她离开中国,东渡日本时所穿既不同清代女子,又区别于西装的“浅蓝色的朴素服装”就是她为自己设计的。
鉴湖女侠参加光复会,她积极奔走,组建军队,设计了光复军的军服。“又为军服,自大将以至佐尉均黑色,对襟短衣,白布包头,并加胸带(如西洋悬挂宝星之斜胸带),以色为等差,黄者居首,白次之,红又次之,浅蓝又次之。”
(图源:《秋瑾事迹研究》)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还是同盟会的元老,与孙中山是革命战友。她就义后,孙中山沉痛悼念:“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直到最后就义时,她穿着白汗衫。
(图源:《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
1907年7月15日,仅三十二岁的秋瑾在绍兴的轩亭口从容就义。死前留下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
在那个整个社会绝大多数女性都穿旗化女装的凝固氛围里,秋瑾烈士穿男装、穿西装、穿军装、穿体育服饰、穿和服(在日本留学期间)、穿自己设计的服装,也绝不再穿旗化女装。
她不仅是“辛亥三杰”之一,更是中国女权运动第一人。她好比在漆黑的暗夜里,第一位高高擎起火把的人,光明划破黑暗的同时,也焚烧了桎梏女性的象征物。
我们看到五四青年,女学生装,也叫做“文明新装”,可以说是秋瑾烈士开启的服饰新风。
这位中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被清政权残忍杀害后,她的思想和精神却燃遍中国。无数中国女性纷纷觉醒,成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一系列救亡图存伟大历史中的中坚力量。
她们抛弃掉象征着清政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旗化女装,换上学生装、西装甚至戎装,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今天女性的解放付出了无数牺牲。
(图源:《中国近现代服饰史》)
(图源网络)
今天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物质极大丰富,我们女性也更加独立和自由。我们拥抱美满富足的一切,我们追求平等和权利。可自由进步的现代女性,不应该忘却为这一切拼搏的先烈。
秋瑾烈士在100年多年前为我们中国女性的解放付出生命代价,她生平坚决摒弃这身旗化女装,与这个旧时代压迫女性的象征物做决绝的切割。今天我们现代中国女性却纷纷追捧旗化女装,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我们现代女性,自立自强,不依附男人;我们有文化、有主见,更不应该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鉴湖女侠文采斐然、卓尔不群,《秋海棠》一诗表达了她相信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信,敢于同黑暗势力进行一次次英勇斗争的强大精神,以及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每次我们瞻仰其事迹时,翻阅其文集时,无不泪湿满襟,感怀激烈。
1903年,秋瑾在湘潭时,遭遇婚姻不幸,除了《秋海棠》一诗外,她还写下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名句。此诗的背景便是她毅然改装,送掉所有旗化女装,断然赴日,走上革命的道路。
身为女性,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眼里,从娘家带来的陪嫁都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她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将自己的陪嫁物全部送人,以表达自己彻底决绝的革命态度。
今天的我们,到底有多么残忍,才能这样随意歪曲和消解革命烈士的信念、理想、牺牲和痛苦?
中国女性,就像水一样,是最温柔的,也是最刚强的。次次读秋瑾,次次泪成行。在这100多年来的近现代史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中国女性,为妇女解放运动做出牺牲的更是前赴后继,数不胜数。她们为我们今天妇女权益铺路,我们能做的是敬仰和尊重。
尊重她们,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在娱乐至死的今天,在流量为王的现实里,请稍微尊重一下烈士,尊重一下历史。
我们是现代女性,请停止追捧旗化女装吧,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在黑暗里擎起火炬却粉身碎骨的先烈。
文案:中国柔水
编辑:堇饴
审阅:汉服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