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节俗不能忘↓
比起元宵和中秋
花朝节的名声在今天并不那么响亮
因为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但它,由来已久
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
“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花神图》沈燧(1891~1932)
花朝节,也称花神节
即百花的生日
民间岁时八节之一
古人与花亲厚,在他们心里
这些默默无语的娇嫩生灵
可相伴朝暮,可结为亲友
自然也应有生辰岁庆
花朝节
一般为农历二月十二日
但不同地区也各不相同
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春秋·《陶朱公书》
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
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翰墨记》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
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
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宋《梦粱录》
仲春时节,百花竟放
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
千姿百态,娇艳可人
春色满园,姹紫嫣红
梅花临春而放,风流自赏
桃李芬芳逞艳,蜂争蝶闹
海棠幽姿淑态,清芬宜人
樱花素衣霜袂,清雅流淌
四季更迭,百花玉容
让平淡生活变得浪漫多姿
古时爱花惜花之人众多
于是有了许多趣闻轶事
也催生出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次第来,人间月月花儿开,
花团锦簇彤彤日,笑逐颜开喜心怀。
给百花过生日的花朝节
自春秋始,至唐宋,风俗渐多
从春日游赏,插花、簪花
到扑蝶、种花、挑菜……
花样繁多,令人欣喜
《花神胜会》 潘振镛(1852~1921)
花朝节宜拾翠踏春
山峦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池塘波色乍明,清澈见底
邀三五知己,迎风而行,悠然自得
写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
曾这样形容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
“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
雕鞍绣辔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
花朝节宜赏花、插花、簪花
春日花繁,桃杏夹岸蘸水开
樱闲绕花枝,海棠柔蔓迎风
赏不尽百花貌,古人遂插花
清晨折带露含苞花枝,择瓶插之
小瓶宜瘦巧,大瓶宜繁宜艳
或疏密,或斜正,意态天然
各有雅趣,把玩入画随心
春日游,杏花落满头
大概因着意外的惊喜
后来又诞生了簪花之趣
春簪牡丹、芍药、桃杏花等
夏簪石榴、茉莉等
或戴三两朵,或剪如花样,插于鬓边
唐宋时,男子也会簪花
宋朝宫廷宴会,皇帝给群臣赐花
后来民间也流传开来,婚礼里
新郎“戴花一两枝,胜一两枚”
《仕女簪花图》
花朝节宜扑蝶、咏花赋诗
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知己
赏花之余,饮酒作乐
互相唱和,高吟竟日
“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祭花神
今朝当社日,明日是花朝
佳节唯宜饮,东池适见招”
……
花朝节男子吟诗,少女扑蝶
《红楼梦》里也写了一段
宝姐姐香汗淋漓的扑蝶
“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
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
诗词里仕女扑蝶尤多,
“紫袖握蝉声欲绝,红巾扑蝶势潜高。”
“轻纨笑自捻,扑蝶鸳鸯径。”
“扑蝶试看新扇影,鬻蚕应傍旧桑条。”
如今,花朝节的浪漫和美好
渐渐被人们遗忘在旧时光里
古时,人们将花朝与中秋并列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当象征团圆的中秋越来越受重视
我们也不要忘了“开启春天”的花朝节
乘着天气晴好,百花竞放
偷得浮生半日闲
或浇花折柳,或煮茗清谈
看桃李争妍,烟笼柳暗
也可团扇罗衫,倚案读书
或学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又是一年花朝节将至,我不能忘也不会忘,
我相信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