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汉服体系中:
1、内外襟交叠的情况下,内襟一定会连接到左侧,根据交叠程度,位置在左前襟到左腰侧范围内确定;
2、闭合结构受力点的分布一定是对称和平衡的。
二、汉服内外襟完整圆满,不可缺襟。
三、明代汉服与清装的半襟对比。明代汉服内襟连接左腰侧,有系带用于闭合;清装半襟不连接左腰侧,无系带,依靠外襟盘扣闭合。
四、结论:清装不是华夏--汉服体系的继承,汉服在清政权时期断代。
五、说明:这种形制是华夏--汉服体系的结构特征,但并不是汉服专属,别的民族/族群同样可使用;也不可认为凡是这种结构特征的都是汉服。
服装是有结构的,就像我们买的房子一样,国家法规不允许装修时将承重墙打掉,因为房屋结构是根本,打掉承重墙毁损根本,后果严重。清装与汉服相比,服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并非“继承”关系。
数千年来华夏--汉服体系多姿多彩,就像是“户型”和“软装”的区别,结构类型、受力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同属于一个服饰体系;而清装则是另起炉灶,打掉了汉服的承重墙,根本上改变了结构类型、受力模式。
清装不是华夏--汉服体系的继承,汉服在清政权时期断代,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清装体系:旗装、“清汉女”(民籍女装)、民国长衫、大襟衫、旗袍……它们的结构与汉服相比,到底有着怎样的本质改变?
从三个方面来简明扼要对比叠衽类别。
汉服内襟连接左腰侧,不能省略、不能丧失。
什么是内襟呢?
如图所示,就是红色方框指示位置,藏在里面,从外观上看不到的这块。内襟靠近左腰侧的地方有系带(或纽襻),应与左内侧腰间的系带系连在一起。(早期汉服内襟没有系带,是依靠绕襟和腰带连接左腰侧实现内外襟双侧承重。比如马王堆曲裾长衣是依靠内衽带动内襟向左腰后缠绕,腰带系束,达到内外襟交叠闭合的效果。)
内襟具备重要功能,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汉服的内襟,就像房子的承重墙一样,先秦至明,是一直都存在的基本结构,起到覆盖闭合牵连固定作用的。
作为结构,内襟,一定是有一个牵引、牵挂、牵扯、勾连、绕襟或者摩擦的力;外襟,也有一个勾住、牵绊、绕襟、摩擦的力。或者这样说,假如没有这样的“力”,那么内外襟就松散了,不能正常穿着。
我们通过做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汉服内襟需要系住(或往左后绕襟),否则会掉襟或内卷。就像是房子的承重墙,是根本结构。
如果是两襟交叠较浅,则内襟一定连接左前襟,总之闭合受力点对称平衡。
清装与汉服相比,内襟没有系带,不需要连接到左侧腰间,处于悬空状态,丧失了原有的受力点功能。换句话说,清装将汉服内外襟双侧受力的结构,改变成只有外襟单侧受力的结构。
这种也是连接。无论内襟是否靠近左腰侧;无论内襟是否被拉扯移动;无论连接力度大小;无论连接的方式,汉服的内襟一定会连接左腰侧。
根据文物和文献,至少从殷商起,三千多年服饰传统中,华夏-汉服体系内襟样式无论如何演变,连接左腰侧这个关键结构一直传承有序、薪火不断。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形制是华夏--汉服体系的结构特征,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其专属,别人不能使用。数千年来,历史上各族人民采用此服饰结构,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元一体。
由于内襟悬空,清装的内襟一直处于退化过程,到了最后西裁旗袍阶段,内襟完全消失。
清装内襟悬空、断连,没有继承华夏衣冠中“内襟连接左腰侧”这个关键结构,清装不是汉服的自然发展结果。
第一种是腰间两侧受力点,内外襟往左右方向牵扯、系结、固定,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动态平衡。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牵扯:力度相对较大,将内襟整体往左腰侧拉扯,明显往左方移动,有一个往左侧拉扯的力,可调节松紧,保持动态平衡。
2、牵挂:力度相对较小,内襟整体并不往左侧移动,与左腰侧挂接、勾连、连接,有一个牵挂住的力,可调节松紧,保持动态平衡。
这里的系带不是虚束,而是将内襟与左腰侧勾连、挂接在一起,是一个重要的受力点,不是可有可无。
第二种是两个肩膀加腰间两侧四个受力点,内外襟往上下、左右方向牵扯、系结、固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动态平衡。
第三种是颈项处加腰间两侧三个受力点,内外襟形成三角形稳定形态。无论是汉魏的曲领、明代的圆领袍还是竖领斜襟,都是可调节松紧的。内襟受力的意思是指整个体系重要的受力点,不要曲解为必须把内襟往死里拉扯系紧。
三角形态并不是说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而是指它们动态平衡,保持服装结构的统一性、均衡性。
清装内外襟不对称,使用外部盘扣闭合门襟,由于内襟悬空、断连和退化,受力点只有右边门襟上的盘扣,盘扣不可调整,扣上后,整个领襟就固定死了。
为什么旗袍会朝一侧倾斜?就是因为旗袍没有内襟,或者内襟退化不承重,内外襟受力点不对称、不平衡。
图片来源李荒歌《旗袍设计、制作与剪裁实例教程》
正所谓“衣以载道”,汉服文化讲究“平衡对称”、“中正不倚”思想内涵,而清装承载着其它文化,不宜将两者混为一谈。
我们遍翻文物,数千年来,华夏--汉服体系的内外襟都是完整的,不缺襟的。其次,从外观上也尽量追求“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缺襟是清装的典型结构特征之一,比如清装中重要款式,行服,又叫缺襟袍。
王淑慧、赵明在《满族缺襟袍造型结构及功能性研究》论文中指出:“缺襟袍作为满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结构集运动机能性与美观性与一体,体现了先民造物智慧与审美意识的结合。”
图片来源《威弧获鹿图》局部
这说明,缺襟是满族传统服饰特征,承载了满族传统文化。汉族不应抢夺满族传统服饰,据为己有,视为“汉服”。
此外,我们观察数千年的服饰形象,华夏--汉服体系中99%的款式,从领襟到肩胸,再到腋下,到腰侧及下摆,整体线条都是流畅的,不破开的。
尤其是从领襟到身侧,是一条流畅、圆润的线条,上面没有横向切割的线条。
通过图像对比可知,清装典型的厂字襟,有着突出而明显的单向折角,在领襟到身侧的线条处理上,用多组长脚盘扣对这一条折角线条进行横向切割。
结论:从形式上,清装改变了领襟结构和受力模式,与华夏--汉服体系的基本结构根本不同;从思想上,清装承载的是其它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汉服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清装一系:旗装、旗袍、“清汉女”(民籍女装)、长袍马褂等不属于华夏--汉服体系。传承数千年的基本结构在清政权时期发生根本性改变,华夏--汉服体系在清政权时期断代。
附录1:
有人始终认为,清承明制,清装来源于明代汉服。给出的理由仅是清装的内襟跟明代部分道袍一样,都是半襟。
还有拿孔府收藏的竖领斜襟长衫来说清政权时期“清汉女”(民籍女装)也是“自然延续”。
本文分析一下它们的结构,厘清它们本质不同。
汉服的内襟本来都是过中线,覆盖住胸腹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内襟做法,刚好只到中线。半襟并非取代原有内襟连接左腰侧的做法。把内襟做成半襟,这就像是有些人在装修时去动承重墙的主意,在上面玩受力的极限操作。但不可能打掉这堵墙,摧毁这个房屋。
简单粗暴地说:
明代的半襟有系带、与左腰侧连接,闭合受力点对称平衡;
清代的半襟无系带,与左腰侧断连,呈悬空状态,闭合受力点偏在一侧。
请务必分清楚这两种性质的区别。
附录2:
越南人曾经画过一个图片,在厂字襟服饰的内襟上面加上系带。
这种杂糅看起来似乎是融合,但其实是违反服装穿着规律的。内襟系带是可调节,而外襟盘扣是不可调节。对称受力可调节闭合结构,与厂襟单侧闭合不可调节结构,是互斥的。在调节衣服平衡度的时候,会出现内外打架的问题。内襟系带系得松,外面就扣不上;外面扣上一排扣,里面的系带就起不到丝毫调节的作用,且违反了内襟受力的原则,这种杂糅根本没有意义。
附录3:
现代汉服研习小组奉行的是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原则,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名实相符、各安其位”。原本我们只研究汉服,尊重其它服饰体系,希望世界上所有服饰文化都有自己的美丽。本文仅针对网络上个别观点,比如“清装是汉服的自然延续”、“清汉女是汉服”、“旗袍是汉服”、“汉服在清代没有断代”、“内襟退化是一种进步”等等……而撰写,以正视听。汉服与其它服饰体系,各自承载着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思想内涵,不分优劣。仅希望大家“名副其实”“各归其位”。
“内襟承重”是网友善果心花最先提出。本文也得到“汉裁”微信群网友的技术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编辑:乌冬面
审阅:汉服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