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方面,无数汉服商家和设计师也在困惑:总是被撕形制不对、形制出错。既然叫服装设计,当然要在服饰款式上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才行啊!但是总是被骂,总是被质疑,总是踩到雷区。即便是照着文物一比一地做,也会出错(比如左衽)。那么到底要怎么设计和制作,形制才不会错?改不改?改哪里?改多少?这个依据是什么?度在哪里?
这个系列注重的是方法论的展示,讨论哪些关键要素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加入自由创作的,如果要创作,边界在哪里,等等。希望对目前的汉服设计师、商家有所助益。
所谓“传统”,那么应该是带有标志性意义的、长时间段传承的普遍性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总结表述,而不是“真理公式”。比如我们说“筷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指每个中国人必须使用筷子,不用筷子就不是中国人。因此,本文在讨论中国服饰“传统”时,前提条件是指我们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中,带有标志性意义的、数千年传承不断、普遍性的主流服饰特征,并不能非黑即白地极端化地理解本文观点。
本文讨论的是主干,同时也承认主干上经常冒出来的枝桠。但是主干和枝桠是两回事,请勿混淆。领襟基本结构是服饰形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讨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三千年来的领襟基本结构,由此来说明今天所要讨论的“传统”是以“交领右衽”为代表的“内外襟(衽)对称交叠闭合系带固定系统”。即同时满足“内外襟(衽)对称”、“交叠闭合”且用“系带固定”三个特征。其余的是围绕这个系统的变化形式。
1、“对称交叠”是一种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指一种原型和范式,是指内襟覆盖到人体左侧,包括不完全对称,并不意味着内外襟(衽)形状和大小必须同等。
2、偷(大小)襟等没有对称交叠闭合的、部分使用纽襻固定的,并不能直接判断为“不是汉服”,而是指“属于汉服体系中分支、次流地位”。
3、本文讨论的是衣服本身制作(或者以对穿交方式穿着)的交叠闭合形态,而对襟直领形态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变化形式,并不是将不交叠的对襟直领排除出汉服体系。
4、领襟只是形制的一部分,袖、袼、摆、襈、带……都需要梳理,综合起来才能完整叙述服饰的“传统”。本文仅抛砖引玉。
5、任何归纳总结的普遍特征,都是抽象的描述,在对数千年来领襟基本结构的“传统”梳理过程中,并不否认事物的个体特殊性。本文结论讲的是“趋势”,与个别反例现象不矛盾。
6、选取的文物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成年人的世俗装束,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社会生活服饰。尽量避免艺术创作、戏曲舞蹈、宗教信仰、婴幼儿童等服饰。
但是殷商之前的文物太少,本文从殷商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的文物开始梳理华夏衣冠--汉服体系的领襟基本结构。期待今后考古学的发展,如有更新的资料,将继续往上追溯。
首先以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像为考察对象。
石人身穿的是上衣下裳,本文主要集中讨论领襟结构,观察到石人上衣为交领右衽,内外襟(衽)对称交叠闭合,包裹胸部,用腰带在腰间系束固定。
我们去掉这件文物的个体特征,比如雕刻方式等,把几个基本特征抽象出来,可以得出以下这幅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对比文物,我们去掉这件文物的个体特征,比如花纹等,我们观察和总结到的几个基本特征反映在这张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上。
第一个特征就是内外襟(衽)对称并且在腰腹部闭合形成的窄领缘的V字型领。推测内外襟在腰带处交叠,所以左侧内襟采用虚线补画出来。根据我们现在所知的信息:是前开襟的,也就是内外襟(衽)是交叠闭合在一起的,而非套头式。第二个特征是交叠处极低,但是依然属于对称交叠。虽然无法得知交叠的方向,但是根据已知信息推测是交领右衽。第三个特征是用一条腰带来系束固定。
对比文物,我们去掉这件文物的个体特征,比如花纹等,我们观察和总结到的几个基本特征反映在这张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上。
第一个特征就是内外襟(衽)对称并且在腰腹部闭合形成的有领缘的交领右衽。根据我们现在所知的信息:是前开襟的,也就是内外襟(衽)是交叠闭合在一起的,而非套头式,所以采用虚线补画了左襟部分。第二个特征是交叠处极低,但是依然属于对称交叠。第三个特征是用一条腰带来系束固定。
我们再来看看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古遗址。
有领缘的交领右衽为主体,以人体中轴线为标准的内外襟(衽)对称交叠闭合,用腰带系束固定。
在此我们需要花一点笔墨来说明一下著名的青铜大立人。
首先最外一层衣物表现的不是“左衽”。左衽是指前开襟的衣服,“右边的衣襟压到左边的衣襟上”,也就是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左右两边都得有衣襟,并且相交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出现左衽的现象。青铜大立人最外层衣物,是只有右边部分衣襟,没有左边部分衣襟的左袒衣(我们看到的是里面第二层的衣服露出部分),根本就谈不上“左衽”问题。
王㐨、王玉蓉在《广汉出土青铜立人像服饰管见》一文中分析了服饰结构。最外面的一层为“单袖腋领衣”,具体的样式文中绘制如下:
在举行祭祀礼仪的时候,脱掉最外面一层,也就是左边衣襟部分,露出右边衣襟部分,便是袒裼。单从形制角度而言,最外面这一层的“单袖腋领衣”,完整的穿法应该是一左一右重合交叠在一起。补画出左边衣服部分,展现出来的便是左右相交的右衽结构。
从第二层的里衣,可以看出领子是呈现出左右两条直线,交汇在胸口。而且比较特殊在于,前面是深V,后面也是深V,呈现出“鸡心领”的效果。这与常见的普通交领衣不一样。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四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有思想制度建设之后,对后背的要求是中缝,也没有说后背必须要右衽。
这也可以解释汉服前襟以人体中轴线为基准对称的原理,因为与衣领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不管角度多少,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相信大家都学过这个基础知识。我们在“传统服饰”这个领域下探索时,需要遵守汉服结构上所蕴含的最基本的力学结构。这应该是最基础的,只要在地球上,都不能逃脱重力影响。随着时代发展,衣服面料越加轻薄,就必然催生衣身四周缘边,而一般用作缘边的织物质地都是比较紧密,可能还有织带及后来的织锦,从而给统治阶层实用又能体现身份的空间。
之所以考虑是两幅布相交穿着的原始交领衣,还有一个理由是,青铜大立人穿着下裳。而套头穿的贯头衣从理论上讲、从岩画上看,本身是不需要搭配下裳的,只有前开襟的服饰结构,才会需要用下裳、腰带来包裹、系束固定。
交领右衽(根据最外层袒裼的左袒衣推测),以人体中轴线为基准的内外襟(衽)对称交叠闭合(根据第二层前后V型领推测),用系带方式固定(肩膀到背部的绳结系带固定)。
殷商时期,不管是黄河流域还是四川盆地的人们,其实都不穿贯头衣了,但是青铜大立人仍然以礼服形式反映了贯头衣遗存。如果真的如王㐨、王玉蓉所说,青铜大立人所反映的礼服形制是“在巴蜀地方成为循用祖制的一种礼仪服装”,那么我们对“以人体中轴线为基准的内外襟对称交叠闭合系带固定”的领襟基本结构,或许要大大地向上追溯,更加表明这个基本结构,是中华文明服饰的根源、主流和传统。
(在这里再追加一句题外话:青铜大立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传统服饰”讲究的就是慎终追远、正本清源、祖述先民、宪章历史,一定是从根源主干开始讲“传统”。找到我们应该要传的服饰之“统”,这也是本文的宗旨。)
特殊性说明:原始交领衣是前开襟交领衣历史发展的痕迹,单袖腋领衣(左袒衣)是贯头衣的痕迹,可以作为今天的参考;也许最开始流行从肩膀捆扎的固定方式,在背部中缝缝合后,转而为腰带系束固定;袒裼是穿法,不是衣服形制。
第一要分内外襟(衽),是前开襟的、包裹前胸的,而不是套头式的、缝合的假交领;第二是内襟(衽)要对称,依据人体中轴线为基准的中缝对折左右对称,内襟(衽)要覆盖到人体左侧;第三是有领缘的交领右衽;第四是用腰带系束固定。
(声明,这里只讨论了领襟部分,并不是说全部符合以上特征就是汉服,不符合就不是。)
在此原型基础上,可以改变的细节有:
第一是内外襟(衽)交叠的深浅,可以高可以低,高到包裹胸口低到腰带部位;第二是领缘可以宽也可以窄,可以复杂锦绣也可以朴素无纹;第三是腰带可宽可窄,可以华丽也可以朴素。
这个创作的边界在于:左右两片衣襟前开襟的结构,而不是做成套头式假交领,是真正的两幅衣片交叠在一起,是以人体中轴线为基准的对称,交叠的交汇点也基本在人体的中线上。交领的领襟应追求服帖的包裹效果,因此领襟在前胸的交汇点即便可高可低,也不能夸张到变形的程度。低到最低处就是对襟了,可以看作是交领的极端化形式,那是另外一个分支领域,此处略过。
领缘是直布条的,但领口的线条是略带弧度的直线,而不是明显弯曲的、拐弯的、波浪的、异型的。领口的弧度是为了服帖地包裹脖颈和前胸,追求自然的弧度,而不是过分怪异、夸张的弧型切割造型。
领子有领缘,可以宽到用两到三层领缘装饰,也可以掐边后仅多出一半的窄领缘。而且领缘应是随着领口线的形状走,不能够领口线与领缘的形状各异。
领襟上不用扣子固定,是依靠腰(系)带来固定的,固定的位置是在腰部。所以在设计时,不能在领襟上加各种形式的扣子。这是因为在领襟上加扣子或者装饰物,会造成重量集中倾斜在右边衣襟,与对称平衡的设计思路相违背。
这种形状的领子经常出现在影楼装中,总是让我们觉得很奇怪。对比本文上面总结出来设计要素,可以看到这张剧照的衣服领子不符合的地方:
领口形状呈U字形不是三角形,领缘宽度上下不一致,即不符合十六字诀中的“提”:提衽,布条围颈,提衽规襟。而且领缘没有随着领口线的形状走,所以领子的弧度不自然,不是追求服帖、包裹的效果,而是刻意扭曲领缘来达到立领的效果。
因此这款设计只能算是受到汉服体系影响的影视剧服饰,是一种艺术化的道具,不是我们继承发扬的民族传统服饰。
主干是交领右衽衣,而分支是贯头衣的遗存。
这是根据殷商时期文物初步总结的一些要素和特征,自然不是全部,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往下梳理。本文因学识所限,只是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描述出来,期待人们一起来从事汉服研究,而不再仅仅是从事朝代古装研究。
有别服饰史,建立汉服学,从研究方法的改变开始。欢迎大家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疑问。欢迎汉服商家和设计师们,对诸如此类的形制问题畅所欲言:能不能改?哪些地方可以改,哪些地方不能改?怎么改?允许多大程度上的改动?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规则是什么?该怎么理解和宣传?……
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需要建立华服体系,而建立华服体系的方法之一,就是先要打好汉服体系这个基础。在建立汉服体系的时候,我们发现,古代服饰史的方法论可能存在困境,于是我们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便是通过梳理华夏衣冠--汉服体系领襟基本结构的传统来找到解题钥匙。
今天提倡和流行的,都是基于古代汉服的原型,现代人重新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即便是号称文物复原款,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古代文物复制,而是“以古代为原型的再创作”。我们认为,除了博物馆学术团队等为代表科研机构出于研究目的的一比一从养蚕开始的复原作品之外,都是今天人们的再创作,均不能称为“唐制”、“宋制”、“明制”。因为唐朝、宋朝、明朝服饰真的不是这样的。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朝代古装是把汉服发展切断了,切成互不关联的一堆款式。实际上汉服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体系,而不是一个朝代一种刻板印象。就像我们学习汉字,是学习部首和笔画等,不会去专门学习“唐制”汉字、“宋制”汉字。
那么我们需要找到和掌握汉服体系的“原型”,这个“原型”不是直接照抄照搬某个具体墓葬的出土文物,而是要对所有文物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抽象的总结归纳。在之前的“八字诀”(https://mp.weixin.qq.com/s/Cm_aYUlbtlJFB1VGSgbgxw)、“十六字诀”(https://mp.weixin.qq.com/s/ZTLGxbUUBWEDoG8VOM5Ghg)的文章中,我们打下了历代普遍共性的基础;在即将出版的《汉服通论》里我们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汉服”的相关理论,以发展脉络为体例阐述了汉服发展史,初步梳理并搭建了现代汉服体系,描绘了设计草图。从本文开始,我们以具体文物为基准,逐步梳理数千年的发展脉络,把底层架构的本质部分尽可能地呈现出来,为今天的人们探讨汉服时,提供参考。
希望我们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到今天做汉服宣传推广的人们,尽早走出“古装”、“扮演”、“穿越”的思维定势。帮助今天的汉服设计师和商家,能够在有依据、有根据地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制作出具有新时代特征和实用价值的民族服装。
也呼吁有志于从事汉服研究的广大人士,从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方法中转移出来,探索和建设属于汉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编辑/美工:白贲无咎
审阅:汉服世代
排版:羽婉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