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派郑和下西洋
郑和这个人我们大家都并不陌生,明朝时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的主人公便是他。 郑和原名马三保,从小便对航海有着极高的兴趣。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据说靖难之变以后,郑和还曾在郑家坝一役中为朱棣献计立功,朱棣为了褒奖郑和同时为了纪念本次战果,特地为郑和赐姓"郑"。后来郑和便一直追随朱棣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成了朱棣的宠臣。朱棣称帝后郑和也随之升官,任南京守备太监。 永乐三年(1405),朱棣正式命他下西洋,郑和也不辱使命,每次回来都有丰富的收获。那么,朱棣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呢?
出于对郑和的赏识和信任。当初郑和下西洋的阵仗可谓极其庞大:全体人员27800人,船队分为5种船: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吗,共计208艘。 据史书记载:"宝船共计63艘,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最大的宝船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就是151.18米,宽61.6米。船高达四层,可容纳乘员上千人。船上有9桅可以悬挂12张帆,铁锚就有几千斤重。 如此巨大的舰船,在世界木船制造的历史上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水平,在当时简直就是航空母舰一般。 如此耗资巨大的行动,稍有不慎,朱棣便会是人财两空。要想有充分的保障,那这个人便只能是朱棣的亲信无疑,而自幼跟随朱棣的郑和便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此外,郑和的知识储备也是十分丰富:他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知识。在郑和下西洋之前,还曾代表明朝作为特使出使暹罗和日本,有着一定的外交活动的经验,外交才能卓越。在他担任内宫监的时候,时常监造宫殿的船舶,他还有着丰富的造船知识。 还有便是明朝政治的弊端之一就在于皇帝不信任文臣武将,却对太监情有独钟。因为谋反篡位是帝王的大忌,而太监无后,篡位后也后继无人,所以不大具备篡位动机。因此,而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时郑和已经在他身边做了十几年的太监了,郑和一直以来的忠心他都看在眼里,因此给予了郑和极高的信任。郑和多年追随朱棣,朱棣对他的人品、忠心、才智以及能力可以说都是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的,派遣郑和下西洋,也算是朱棣深思熟路的结果。
下西洋的目的特殊明初年间,蒙古得势力已被驱逐到了长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统治也逐步巩固。 明朝的国力日渐强盛,向海外发展则是一种趋势,所以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宣扬国威,促进各国交流。 郑和身份十分特殊,郑和出生回族世家,是忠实的伊斯兰教徒,对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以及宗教习俗都十分的了解。靖难之役前夕,郑和又改信了佛教,受了菩萨弟子戒,对佛教也是十分熟悉。而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就是信奉佛教的国家。而郑和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佛教弟子的身份,无异于成了与别国交流之间的优势,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来拉近关系从而使得明朝的国威得以更好得宣扬。 此项重任,由郑和来负责,是再好不过了。 还有一种说法则猜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让郑和帮自己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靖难之役以后,建文帝朱允炆便失踪了。要知道,这对朱棣来说可是心头大患,有人揣测建文帝朱允炆或许是逃亡到了海外。朱棣的帝王心术作祟,担心朱允炆不除,将来会给他的皇位造成威胁。明清史专家孟森在《建文逊国考》中说:“果如横云所言,成祖命中使(宦官)出其尸于火,验明的系建文,始以礼葬,则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二十余年之久?” 因此,朱棣派郑和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如此隐秘之事,朱棣自然要交给自己的心腹郑和才会放心。
正是因为有了朱棣的信任和支持,再加之郑和自身过人的才能。中国历史上最声势浩大的一场航海之旅"郑和下西洋"才得以实现。 这场航海之旅,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的声望和地位,也把中国和国际的贸易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得不说,郑和下西洋之举,是明成祖朱棣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决策,也是中国外交史和航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