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音乐节吸引Z世代凌晨排队,西塘汉服文化周解锁流量新密码
原标题:汉服、音乐、科技三重赋能 千年西塘打造沉浸式文化秀场
11月1日,以“西塘有约,汉服有‘乐’”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西塘汉服文化周,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
继成功打造汉服IP、引入方文山、南派三叔等名人IP之后,今年西塘首次大规模引入音乐IP,为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注入文化新动能。
爱美无国界
乌克兰姑娘也爱汉服
11月1日上午的朝代嘉年华巡游中,一位身着粉色唐装的金发女子成为全场焦点。她是来自乌克兰的Daria Yashchuk(达利雅)。近期刚被授牌为2025“诗画浙江”友好使者。当天她与汉服爱好者们款款前行,共同展现汉服魅力。

右二为达利雅
“粉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之前玩过cos,那这种展示传统文化之美的走秀,还没有体验过。”达利雅告诉记者,“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美的具体展现。我想把这次体验制作成Vlog,让全球粉丝看见东方美学之美。”
近年来,像达利雅一样深度参与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国际友人越来越多。今年4月,嘉善西塘古镇成功入选浙江省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城镇试点,依托汉服、戏曲、非遗、IP联名四大文旅名片,持续推动“文化出海”。古镇相关负责人提出,文化出海,就是要让国际友人真正参与进来,双向奔赴。“汉服正成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语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纽带”。
从2013年首届仅千余人参与的活动,到如今吸引数万游客的全国性文化盛事,西塘汉服文化周走过了十三年。今年这一品牌再次实现“破圈”传播。这种“破圈”体现在多个维度:在内容上,汉服周期间,古镇将举办西塘喊你赴宴·非遗美食争霸赛、西塘喊你赏乐·酒吧歌王争霸赛、西塘喊你焕裳·汉服潮拍争霸赛等,从汉服展示拓展至音乐、美食、社交等多元场景;在参与群体上,从汉服爱好者圈层扩展至Z世代、国际友人等;在产业生态上,形成了汉服+旅拍、文创、演艺等完整消费链条。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化周期间,古镇内汉服租赁、妆造服务商户订单量迅速增长,周边多家民宿也被订满。
成Z世代“新打卡点”
11月1日上午,五姑娘公园,“中国风汉服音乐节”外围等候区,身着唐制齐胸襦裙的广东00后林月,在前排举着相机,拍起了远方的音创营地。据悉,该场地有一个可以180度旋转的“双面舞台”,观众可以在草坪一侧观看演出,也可以泛舟水上从另一侧欣赏表演,场地最多可接待1万名观众。

等待排队的人群
“上周末,我在小红书刷到喜欢的音乐人要来西塘演出的消息,马上就抢票订机票来看了。”林月告诉记者,为了抢音乐节前排,她今早5点就来候场区排队。记者观察到,现场和她一样来排队的还有几十号人。
这场被年轻人称为“汉服派对”的国风音乐节,成为今年汉服文化周的高人气体验场景。国风专场,国风音乐人带来汉服元素与国风音乐融合的奇妙体验;11月9日的摇滚专场,二手玫瑰、裁缝铺、八三夭等乐队,将在舞台上演千年文明与现代摇滚的精彩对话。据大麦网数据,音乐节板块已吸引超2万名用户关注。
在古镇,引入音乐IP并非简单“开唱”,而是深度融合。在古镇网红点位,游客能随机偶遇“乐见·国乐快闪”体验,看到扬琴、竹笛、唢呐等传统乐器的即兴演绎,感受“处处有乐”的惊喜。11月2日晚,西塘古镇还将举办“两岸音乐人才孵化计划”发布晚会。该计划由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发起,作家南派三叔等文化名人担任导师,旨在为两岸青年音乐人搭建创作与展示平台。“我们希望音乐不仅是节庆内容,更成为古镇常态化、可持续的年轻化表达。”该工作人员表示。
古镇“刮”汉风
AI打卡、宋人体验让文化“活”起来
音乐IP,是今年的新体验。而科技+沉浸式体验,则是西塘为传统文化底蕴赋能的“老抓手”。
在方山问茶广场,一台AI汉服体验装置前,上海00后游客王越站在镜头前,仅用几秒钟就生成了一套虚拟明制马面裙形象。“每套服饰旁还标注了制式、朝代背景,对我们这样的汉服小白来说,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她一口气体验了五套虚拟汉服,并将数字形象分享至社交平台。“在西塘,连AI都懂汉服之美!”
这样的创新场景在古镇随处可见:护国随粮王庙内,“签言万福”活动将传统求签文化与现代文创结合,年轻人手持创意签文合影打卡;西街广场的“一日宋人”体验区,游客可以使用“交子”代币参与点茶、插花、焚香等宋代雅事,沉浸式感受风雅宋韵;高颜值的朝代嘉年华上,汉服达人四月等人沿街巡游,衣香鬓影,引发沿岸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古今交融的瞬间……

朝代嘉年华
“在汉服周9天9夜的活动中,游客可以邂逅高空实景的‘飞天舞步’,可以见证汉服超跑的‘跨界同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表达,让汉服不仅是一件服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让西塘不仅是一座古镇,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让每一位来到西塘的朋友,都能在此找到文化的归属与情感的共鸣。”开幕式上,西塘镇党委书记曹宇杰表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谈及嘉兴古镇转型时曾指出:“古镇要让游客看到文化遗产,更要让居民看到创生的未来。”西塘,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年轻人可参与、可传播、可消费的体验场景,实现从“传统观光地”到“沉浸式文化秀场”的转型升级。
以衣为媒、以乐为韵、以科技为翼,西塘汉服文化周,不仅提升了古镇吸引力,更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西塘古镇将继续作为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试验场,让千年水乡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世界共鸣。
部分图源:主办方供图
记者 杨希林 黄葆青 通讯员 陈康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