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袍旅拍在荆州古城爆火:千年楚文化与现代国潮的完美碰撞
“战国袍配古城墙,再带一点‘宿命感’的情绪,绝对出片!”5月1日下午,荆州古城宾阳楼,摄影师阿卓正在指导两位女孩拍摄战国袍古风照片。两位女孩专程从长沙来到荆州,就是为了体验战国袍的千年宿命感。

宾阳楼的瓮城内,还有多位身着红色或白色战国袍的游客,或模仿古人的举止,拍摄短视频;或与古城门自拍,在一颗颗门钉的反射中,感受千年楚文化的厚重与独特魅力。
作为楚文化核心发祥地,当“一生要出片”的游客遇上浸润千年楚文化的斑驳城墙,今年“五一” 假期,战国袍旅拍在荆州掀起热潮。
战国袍旅拍爆火,“晚上11点还在拍”
“5月1日,我们已进入‘爆满’模式,从早8点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一刻都没停。”5月1日晚8:30,荆州春不晚汉服店老板蒋平仍在店内为游客做造型。
春不晚汉服店位于荆州古城内的张居正街,离战国袍最佳打卡点宾阳楼只有几分钟路程。

蒋平是位“汉服爱好者”,2016年起就在荆州推广汉服文化,还与一帮朋友建立了“汉服荆州”群,时常在群内分享汉服相关信息。
2023年底,战国袍旅拍开始在外地“出圈”,很多人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战国袍打卡照,引来点赞无数。“汉服荆州”群里也炸开了锅:荆州古城墙全国闻名,为什么本地没有战国袍旅拍?
蒋平很想尝试,但心里没有底,决定先做个试验:找来模特在荆州古城最容易出片的地方,拍了几组战国袍的照片和视频,分享到“汉服荆州”群后,很快点赞量就超过6万。
“有戏。”2024年4月,蒋平与朋友合伙的在春不晚汉服店开张,提供战国袍服装租赁、化妆、造型、摄影全套服务,成为荆州第一批从事战国袍旅拍的门店之一。
开业头几天,门店生意一般,多是群友支持。不过,在随后的清明节假期,门店迎来第一次高峰,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一个月之后的“五一”小长假更是爆满,“最多时一天接待50组游客,晚上11点还在拍照。”
春不晚汉服店等第一批门店的试水,让荆州战国袍旅拍一炮而红,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进而吸引更多旅拍店扎堆荆州古城。
来自荆州市文旅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荆州古城东门宾阳楼附近,就已有40余家以战国袍旅拍为卖点的妆造店,带动200多人就业。战国袍旅拍已成为荆州文旅新业态。
“一秒穿越千年”,彰显文化自信
“战国袍旅拍在荆州爆火,并非意外。”荆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李征宇认为,这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在李征宇看来,荆州不仅是目前各类新式战国袍的发源地,更是战国袍文化元素IP的唯一渊薮。
1982年,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的发掘,震惊世界。该墓葬出土各类纺织服饰35件,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被誉为“战国丝绸宝库”。“目前爆红网络的战国袍,基本上以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服饰类文物为原型。”李征宇说。
战国袍旅拍的流行,还与年轻一代对于国风、国潮的高度认可和深度参与有关。近年来,一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国风国潮”席卷全球,传统文化正以年轻化 、时尚化的姿态强势回归。

“年轻一代特别是‘00后’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在全球化浪漫中重新锚定文化身份,用‘一秒穿越千年’展示文化自信。”李征宇认为,战国袍旅拍恰逢其时,成为许多年轻人礼敬传统文化、传递情绪价值的优良载体。
今年1月刚在张居正街开店的明月阁国风工作室老板李妩明也深有感触:“很多拍战国袍的年轻人认为,这既时尚又有文化内涵。”
如今,在荆州古城,“相信老祖宗的审美”已成为妆照店与游客打卡战国袍的一种默契。
活化楚文化IP,变“流量”为“留量”
战国袍旅拍的强势破圈,为荆州文旅带来了新气象。
记者从荆州多家妆照店了解到,目前荆州的战国袍旅拍主要分“服化造”及“服化造+摄影”两种方式。“服化造”平均需要1小时,而摄影需要1—1.5个小时,全套一般需要2—3个小时,若是遇上高峰期耗时更长。
“对于来拍战国袍的游客,我都会给他们建议在荆州玩两至三天的方案。”擅长传递情绪价值的蒋平,看到游客拍照后既兴奋又稍显疲劳,就会适宜地建议,不如去小吃街尝美食、逛荆州博物馆,晚上欣赏古城夜景,次日可以去方特东方神画、楚王车马阵等景区游玩。
从恩施来荆州的胡女士,带着女儿拍摄了多组战国袍照片,两人对照片的效果十分满意,“晚上我们准备到沙市体验‘鱼米之乡’的特色美食。”
变“流量”为“留量”,荆州在行动。4月26日,荆州市文旅局启动首届最美战国袍旅拍季活动,设置万元现金奖励及文创礼包,邀请全国游客与汉服爱好者共赴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就是为了以年轻化、时尚化方式活化楚文化IP,通过战国袍旅拍“小切口”带动文旅消费“大场景”。

“我们将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把躺在故纸堆、埋在地底下、藏在博物馆中的文化资源‘拿’出来,让文物中的荆州‘活’起来,让典籍里的荆州‘走’出来。”荆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通讯员 周栎 易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