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三月,华服志纹样主题月已经开始啦!
在主题月中我们将为大家呈现纹样系列精选书单、相关主题讲座、“金龙余”袖珍口金包非遗京绣课,更有“年锦纹样”专题系列推文,为大家解读龙年央视春晚《年锦》节目中精美纹样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纹样主题专区

传统纹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底蕴。龙年央视春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目选取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27种吉祥纹样,跨越千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这些纹样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古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一同探索。
华服志将开启“年锦纹样”专题,通过4篇系列推文,以时间为序,分别选取《年锦》节目中汉、唐、宋、明四个朝代中的代表纹样,对其文化内涵、吉祥寓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解析。希望通过此专题,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独特的纹样艺术,感受历史的魅力与文化的传承。
春晚节目《年锦》中,汉代篇提及了卷草云纹、杯纹地信期绣纹、长乐明光云山瑞兽纹、茱萸纹、穗云纹、三足金乌纹和玉兔月桂纹等七种吉祥纹样。
在汉代,云纹作为装饰纹样可谓空前繁荣。除节目中展现的卷草云纹、穗云纹外,更有卉状卷云纹、长云纹被大量装饰在织绣品中。此外,人们对自然界动植物和想象神兽的崇拜,出现了以植物为原型的茱萸纹,以及兔纹、金乌纹等祥禽瑞兽纹样。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云作为通天媒介,自古人们便对云有着无比的重视与崇拜之情,而装饰化的云纹能使人获得与天合一的精神共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们对于巫术的崇拜,让变幻莫测的云与神秘浪漫的气产生关联,云纹就此诞生。在汉代,云纹作为装饰纹样空前繁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绣绢以锁绣法绣出简略云纹轮廓,线条略具弧度,变化不多,呈卍形交错或不相连属(图1)。

图 1|云纹绣绢局部
此外,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双层九子奁,其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纹(图2)。

图 2|双层九子奁局部纹饰
图源|中国考古网
卷云纹是由新石器时期的涡纹逐渐发展而来,根据涡旋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卷云纹、内卷云纹和外卷云纹。
此外,卷云纹还有多种衍生形态。穗状卷云纹,又称为火焰纹、叉纹等,由卷云加上像穗子一样的尾部所构成(图3)。
卉状卷云纹,卷云纹中加入花蕾般的造型。这种云和花相结合衬托的装饰表现手法在春秋时期就有出现,至秦汉时期已经盛行。


图 3|汉代绣片摹纹
图源|《中华历代丝绸纹样》第46页
秦汉时期是卷云纹应用最为广泛的时期,卷云纹也是汉丝织品上运用最为广泛的装饰纹样。
从现有的出土实物来看,汉代织物上的云纹最初是以刺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汉代刺绣品中,当属信期绣、长寿绣和乘云绣为众多绣品中有名的品种(图4、图5)。

图 4|乘云绣局部
图源|《中华历代丝绸纹样》第41页

图 5|长寿绣局部
图源|《中华历代丝绸纹样》第41页
何为“信期绣”?
信期绣的主题花纹为写意的燕子,同时配以卷枝花草和穗状云纹。由于燕子是定期南迁北归的候鸟,每年总是信期归来,故这种绣品得名“信期绣”。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绢质地轻薄,是一种透孔轻薄的丝织物,以粗细线条构成明暗相间的两种菱形花纹,绣面上布满长尾的变形燕子和穗状云纹,线条灵动细密,极富美感(图6)。

图 6|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局部

茱萸纹的植物原型为“茱萸”。茱萸纹大多以椭圆形叉刺的样式出现,其整体通常由三瓣的花头、卷曲的枝蔓和盘绕的方折线组成,果实和花蕾为裂叶状,整体为枝蔓卷涡状,形式优美,线条流畅,常与云纹组合应用,整体更显飘逸(图7)。


图 7|茱萸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55、56页
茱萸纹又称叉形纹、叉刺纹,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是汉代丝绸上最常见、最富有代表性的纹样。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实物中,发现大量含有茱萸纹的丝绸实物锦片和绣片(图8)。
茱萸纹应用于丝织物,是人们佩戴茱萸配饰辟邪的一种替代装饰形式,体现了楚汉文化中,浪漫而深沉的传统艺术文化特质,与当时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生活状态和时代风貌相融合。

图 8|绢地茱萸纹绣局部
图源|中国考古网
茱萸纹的纹样形态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模仿茱萸原本的外形特征而形成的,而是中国古代社会运用巧妙构思和深厚底蕴,将自然界的动植物转化为装饰纹样的心血结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瑞兽纹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瑞即吉祥之寓意。以自然界动物形态和想象中非自然界的兽形作为主题装饰的一类纹样,是传统吉祥纹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意涵深厚。

图 9|“长月明光”瑞兽纹锦
图源|《中华历代丝绸纹样》第23页
出土于楼兰故城文化遗址的“望四海富贵寿为国庆”织锦,在变体的云纹图形中有龙、虎、辟邪兽神纹,并用隶书字形的“望四海富贵寿为国庆”的吉祥用语夹织在图形中(图10)。
这种将云纹与各种崇拜的神兽、神禽和神仙等组合在一起的纹样,也称为云兽纹,是古代人们构成一种幻想图案的思维理念。

图 10|“望四海富贵寿为国庆”瑞兽纹锦
图源|《纹饰:中国的图形语言》第101页
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金乌形象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三足金乌是日中神鸟,供西王母差遣、取食的使者或侍者。汉代以后,三足金乌还充当人神沟通的角色,与三青鸟、九尾狐一起,作为祥瑞的象征,成为西王母神话系列原始图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 11|三足金乌纹
图源|《古风新韵: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第74页
兔作为十二属相之一,一直被视为瑞兽,与兔相关的纹样也被大量应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以求吉祥如意、折桂长寿。汉代时已有大量与兔相关的图像,以“玉兔捣药”和“猎犬逐兔”为主要题材(图12)。

图 12|玉兔捣药
图源|《古风新韵: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第97页
汉代的图案纹样,将自然界动物形态和想象中非自然界的兽形以及自然界的植物生命作为崇拜、象征的图形语言已经深入传统历史文化中,也成为古代哲学思维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群山.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2]周钧.纹饰:中国的图形语言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3]周泽晗.论秦汉时期卷云纹的艺术特征[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6):91-96.
[4]缪良云.中国历代丝绸纹样 [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