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全是汉服的“春晚”,八个节目,全员汉服,基本等于把汉服春晚搬上了央视舞台。是央视,不是地方台或自媒体;是舞台,不是场外录制;是整台晚会,不是某一个节目;是重点突出汉服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均有标注,而不是全场穿传统服饰扮古代人。就这四点,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意识到这件事有多不容易,与以往汉服仅仅只是在央视某个节目出现的性质不同,这台晚会需要多少人去铺垫,去争取,去承担才可以。出于各方面限制,节目内容是否达到预期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就这台晚会本身的性质,其社会意义远超节目内容的意义。
客观地说,不管这次结果如何,至少这是个好的开端,意味着“汉服的位置可以提到这儿”,那么不愁未来没有完善的空间。尤其是前几天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同志转发了国风冬奥中“夹带”了比较考据的宋制汉服的《汉唐舞遇见花滑》,也是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提上了外交平台,这个性质就又不一样了。
那么以前研究出来的不完善的东西有没有意义?肯定是有,审美是缓步上升的。也许汉服“归来”这个过程并不那么顺利,但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须知泥沙俱下也是大势所趋。诚然早期在这个领域就有做的很严谨很高级的,但大众的接受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时候,明知道有更高级的,可还是只能选择大众能接受能看懂的,有条件轻松得到的(这是关键,衣服要穿在人身上才有价值。即使是学知识,学会后有实际用处能养家糊口的知识,往往是群众选择最多的,最容易遍地开花),如果大众不抵触,再逐渐更新并过渡到更好的。
小部分人的“高级”推动不了大环境,过渡性质的东西可以做为“懂”和“不懂”之间的桥梁,慢慢来,欲速则不达。
举个例子,我国不缺精英阶层,但当年在最后改变局面,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是谁和哪部分人?在我国,资源公平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的发展路线是“一个都不掉队”,这个路线不可动摇,并且在未来力度会更大,群众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这不是空话,大到国家扶贫,教育改革,再到文化的下沉市场,再小到汉服这十几年由草根一路至今以及未来的发展,是一样的逻辑。
同样的,如果少了那些用严谨的态度,去探源,去挑高审美天花板的人。试想一下,就像社会稳定后肯定要开始发展经济一样,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始阶段,不然就要内耗。扩大了汉服的接受度后,必然也是要提高审美和质量,去修正和完善细节,汉服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这两者本该互相配合,互相提醒对方,形成一股力量。不思进取不可取,忽视大环境亦不可取。虽然并不能要求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脱离情绪、矛盾、利益,站在云端看待问题吧,说出来简单,我自己也很难做到。
图片:网络
审阅:汉服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