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先来了解下古人过冬怎么御寒呢?
图 | 六仙书阁
苏辙有诗写道:“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诗中的“木绵裘”相当于今天的棉袄;苏辙之孙苏籀也亦有诗:“径从南浦携书笈,吉贝裳衣皂帽帷。”“吉贝裳衣”则是棉布衣。
浙江兰溪县南宋墓曾出土一条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8米,纯由棉花织成,双面起绒,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可知宋人的棉织技术已相当成熟。
用弦弓将花棉弹得松软,填充进被套,便是棉被。不过宋时尚没有“棉被”一词,一般叫做“重衾”、“绵衾”。
在寒冷的冬天棉被的保暖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南宋有一个叫华岳的读书人,获赠一床棉被,非常兴奋,也写了一首诗,宣布从此不再担心冬天太寒冷:“一床浪卷芙蓉皱,十幅香重锦绣开。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苏辙也有诗歌提及棉被:“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他的哥哥苏轼,则有一件棉衣,是儋州土人送给他的:“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用一件棉衣,足以抵御海南岛的海风了。
在宋代,如果你的家里备有几床吉贝重衾,以及一套包括孔明碗、温碗注子、镣炉、汤婆子等在内的御寒神器,你的冬天便可以过得既有风度又有温度了。
如何穿传统服饰过冬?
当然要这些配饰啦
毛领
图 | 重回汉唐
手抄
图 |无衣引羽
斗篷
图 |汉裳华莲
中国风暖靴
图 |绣风踏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有秋衣秋裤、毛衣、羽绒服等“御寒神器”,那古人又穿什么来抵挡寒冷呢?继续来看最适合的汉服冬季御寒单品——
棉织品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已经是明朝的事情了。在那之前,麻布或其它植物纤维是下层百姓最常使用的衣料,只有上层人士或有钱人家才用得起丝织品。到了明清时期,缎、锦则成为富贵人家制作秋冬外套外层的主要衣料。
其实,古人也有类似我们如今“风衣”的衣服来度过秋冬季节,那就是“裌衣”。
“裌衣”一般有两层,一层面子,一层绢做的里子。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曾写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说明在初秋时节,裌衣的外袍便可以作为御寒的一大法宝。
如果天气再冷一些,古人便会在衣服里面加垫一些絮类。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提到,从江陵马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衣服实物中,就有内絮丝绵的绵衣,而此类衣服中所絮的丝绵,多是缫丝的下脚料,用作充绒,轻薄而保暖。
除丝绵外,古人还会将一些毛纺织品类和各类皮料用作垫衣的材料。
根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说法,毛纺织品用作衣料是东晋以后的事情。《晋书·五行志》称,两晋时,袴褶服多由毛织物作成。
除了衣服之外,头部、手部的保暖则需要一些御寒的帽子、手套等。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绣,或用朱绫纹罗,古朴而美貌。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为全部包住的样式。
头部保暖则有更多的讲究,有学者研究,民间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妇女则习惯佩戴勒子保暖,贵族妇女也会用“卧兔儿”或“昭君套”(一种无顶的女士皮帽)抵御寒冷。
至于男子,在汉代时,士庶男子会将裁成长条、内絮丝绵的帛巾扎在额间,用作保暖。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以御寒。到了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则多由狐皮类制成。清朝,官员冬季则多戴皮质暖帽。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